在法律层面,认定歌曲被抄袭需要从多方面考量。首先要了解两个重要概念,即“实质性相似”和“接触可能性”。“实质性相似”是指两首歌曲在旋律、节奏、和声等音乐要素上存在高度的相似性,让一般听众能够明显感知到两者的雷同。而“接触可能性”则是指涉嫌抄袭者有机会接触到被抄袭的歌曲。
在司法实践中,认定歌曲抄袭通常会采用“三步检验法”。第一步是抽象法,也就是把歌曲中属于公有领域的部分、思想部分等排除出去。例如一些常见的音乐节奏型或者音乐主题,这些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,不能算作抄袭的部分。
第二步是过滤法,将歌曲中受保护的部分进行筛选。这需要专业人员对歌曲的独特创作部分进行分析,比如独特的旋律走向、和声编排等。
第三步是对比法,把经过前面两步处理后的歌曲进行对比,判断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。
我国《著作权法》保护音乐作品的著作权。根据《著作权法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,未经著作权人许可,复制、发行、表演、放映、广播、汇编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,属于侵权行为。如果被认定为歌曲抄袭,抄袭者就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,原作者有权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、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、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。